【Word文档】 我的扶贫故事最新

2021-01-15  |   格式:DOC  |   分类: 综合文稿 > 其他
摘要:  “哞、哞……”循着路边一声声牛叫声,我们来到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乌拉哈乡南营村。雨后的乡村空气清晰,仿佛洗涤过一般空旷洁净,蓝天白云下,一群牛正悠闲地吃着鲜嫩的青草。穿过一排垂柳,我们来到南营村村长鄂爱平的家。今年58岁的鄂爱平穿 ...(全文共:5498字)

  “哞、哞……”循着路边一声声牛叫声,我们来到XXX自治区XXX市察右前旗乌拉哈乡南营村。雨后的乡村空气清晰,仿佛洗涤过一般空旷洁净,蓝天白云下,一群牛正悠闲地吃着鲜嫩的青草。穿过一排垂柳,我们来到南营村村长XXX爱平的家。今年58岁的XXX爱平穿着朴素,皮肤黝黑,是土生土长的南营人,她正给牛填草料,得知来意,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家里,端上奶茶、奶食,请我们品尝她们的民族特色食品。

  XXX爱平是村里出了名的能人。村里的人们处理婆媳关系、老夫老妻吵架都来找她,大家开玩笑地叫她“管得宽”。XXX爱平也是全村人尊敬的村长,是一名蒙古族干部,1997年7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曾当选为察右前旗第十届、第十一届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,20**年,又当选为XXX市人大代表。自20**年担任乌拉哈乡南营村村长以来,她始终情为民所系,利为民所谋,把为乡亲们办实事牢牢记在心头。

  南营村是一个汉族和蒙古族混居的地方,依山傍水,芳草萋萋,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,号称“万亩平滩”,适宜发展畜牧业。

  XXX爱平刚担任村长时,有些村民不以为然,对一个女人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奔小康报着怀疑观望的态度。现在呢?每逢乡亲们杀猪时,都会邀请XXX村长去吃杀猪菜。是什么导致乡亲们的态度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呢?

  南营村曾经是个典型的贫困村,全村66户农户,20**年,户均收入2760元,有65户被识别为贫困户。为了精准把握贫困户情况,XXX爱平利用自己蒙汉双通的优势,每天都到贫困户家中与他们促膝谈心,讲政策、谈打算,拉近与群众的距离。同时,悉心听取村里老干部、老党员对扶贫工作的建议和意见,一起商讨研究脱贫致富的路子。

  XXX爱平先着手解决村里的基础设施问题。南营村周围的田地都是旱地,以前经常出现季节性缺水,乡亲们吃水很不方便。XXX爱平多次与水利局协调,与上级部门积极争取,先后修建了浇地的井房和人畜饮水的机井,解决了村民饮水难的问题,赢得了村民的好评。还为全村每户都配备了一台净水机,让乡亲们吃上了放心水。有的村民房屋年久失修,夏天漏雨,XXX爱平与乡里沟通,与危房改造政策对接,让村民住进了明亮的新房。渐渐地,她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和尊重。

  乡亲们脱贫致富动力不足、积极性不高,村里发展不起来的根本原因是缺钱。要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,必须首先由村干部先蹚蹚路、打个样,干老百姓想干而不敢干、干不了的事,让村民看见真金XXX的成果后,才能紧紧地跟着干部走。

  20**年,村里联系到老年促进会,引进72头西蒙塔尔牛,每户只需出4000元就可以买一头牛,其余资金由老年促进会贴补。项目发展之初,大家担心市场行情等因素,信心不足。在安抚大家的同时,XXX爱平也对西蒙塔尔牛进行了细致的研究,带领大家去前旗的养牛场参观,参加旗里组织的养牛知识培训,通过一系列的培训,又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后,乡亲们的信心增强了,村里老党员也响应号召积极参与,每户分到一头牛。经过半年的悉心照料,到年底,大部分农户都收获了一头小牛犊。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门打开了。到20**年,南营村户均收入都在8000元以上,全村人一举全部脱贫。一位村民说:“自从爱平当了村长,忙里忙外,村里的环境、村民的生活变好了,我们现在天天都能吃上肉,搁在以前哪敢想啊?XXX村长是个好干部,现在谁不念她的好啊?”

  沈建林是南营村的村民,以前,全家人就靠他骑着小三轮卖煤维持生计,养牛项目启动时,XXX爱平帮他凑钱买了7头牛,到20**年,他成了村里的养牛大户。现在,他已经拥有20多头牛,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跑在了前头。他经常说:“没有XXX村长就没有我现在的好日子。”

  村里人为了感谢XXX爱平,专门给她送去一面锦旗,她却说:“心意我收了,东西不能收,这个钱你拿去买饲料,你们生活变好了,我比拿到啥都高兴。”

  今年夏天气候多变,不少村的村民因为连绵大雨遭了灾。XXX爱平连夜向有关部门反映,大家齐心协力,冒雨修建了一条200米的泄洪渠,乡亲们看着暴雨中XXX爱平瘦弱的身影感叹道:“我们的村长对村民的关心比家里人都到位。”

  “在村里做工作,喊十句口号,不如干一件实事。”XXX爱平说。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印证了这么一句话;“共产党员要用真情服务乡亲,用行动诠释责任。”

  与张阿姨相识是三年前的冬天,当时镇里每位同志都结对帮扶一户困难户,她是我帮扶的对象,我们就这么认识了。

  同名的意外结下了不解的缘分。张阿姨家是失独家庭,丈夫身体不好,遭受丧子之痛后夫妻二人一直没能走出来,是村里出了名的“独居户”。还未去帮扶村委会,严主任就让我做好心理准备,这让第一次帮扶的我更加紧张了。见面后,严主任熟稔地和阿姨交谈着,并向她介绍:“这是镇里新来的公务员,是你们的帮扶责任人,以后有什么事都可以联系这个小姑娘。”我连忙向阿姨介绍名字并且互相留下手机号码。说名字的时候,原本沉默寡言的张阿姨突然激动起来,再三确认我的名字后整个人就崩溃了,哭喊着“你咋和我那闺女一个名啊”。这般“巧合”让我和严主任都措手不及,“大家一直只知道你家有个闺女,这么多年了,你也从来不肯和我们提她叫啥名。”我的到来触痛了眼前这位皮肤黝黑满头白发的阿姨,不知是因为心疼还是抱歉,我鼻子不禁一酸,眼泪跟着流了下来。张阿姨就这样一边哭着一边和我们讲了很多很多以前的故事。交谈中,我得知那位“同名的姐姐”因为白血病走了10年了,当年用奖学金给家里买的电视机虽然已经坏了,但老两口一直都没舍得扔掉。张叔右腿先天残疾,且患有肝病、胃病,每两个月需要复查一次,一次费用大概3000元,复查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是最大最吃不消的花销。

  多次走访只为最精准的帮扶。经过第一次入户走访,我实感肩上重任,决心一定要帮助张阿姨打开心结,走出困境。后来我每次来张阿姨家,阿姨都会站在门口等我。一边招呼着我坐下,一边收拾着桌边各种瓶瓶罐罐的药物。阿姨每次都会和我聊会家常,和我说说叔叔的近况,说说田里的庄稼,但她依旧不愿意与邻居们交流,不过经过多次的走访陪伴,张阿姨已经愿意走出院门,到路边吹吹风散散步,对我的称呼也从“小刘”变成了“丫头”。20**年的夏天,我刚从镇里开完“126”精准医疗救助培训会便立刻赶往张阿姨家,我要向阿姨介绍镇里首创的“126”精准医疗救助,一项能让阿姨一家从“高昂”的医疗开销中走出的新政策:政府为大家购买精准医疗救助保险,普通门诊免收挂号费及检验费用,到镇卫生院凭救助卡就能现场报销,办理转院后也能享受相应的补贴。经过申请、村公示、镇审批,张阿姨两口子顺利地拿到了“126”精准医疗帮扶卡,这一次张叔带着“126”的卡复查,只花了不到往日的十分之一,张阿姨在医院收费处就给我打电话:“丫头,这次带着‘126’的卡,你张叔复查只花了两百多块钱,真的太感谢政府,太谢谢你们了。”


折扣价5.99米 (原价13.99米)

    VIP免费下载
如遇卡顿,请刷新页面
本文档由网友提供,仅限参考学习,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。
客服请联系:31998589@qq.com   微信:skillupvip
【Word文档】 下载文档

折扣价5.99米
(原价13.99米)
扫码下载这份完美排版的文档

如遇卡顿,请刷新页面     VIP免费下载
相关推荐
7X24小时在线客服

微笑上岗易处多,消气降火不罗嗦

擅长领域